国产精品久久毛片av大全日韩,图片区小说区亚洲,欧美视频第五页,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,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,黄色小视频在线看,国产精品动漫一区二区

主頁 > 學者觀點 > 特邀研究員專欄 > 張維迎

張維迎:引入市場機制是中國經濟奇跡最重要原因

時間:2022-02-18 14:26 來源:北大國發院

  一、整個體制仍然處在雙軌制改革中

  改革開放40年,中國經濟取得了奇跡般的增長,最重要的是改革開放引入了市場機制,讓普通老百姓有了選擇的權利。中國在計劃經濟時代沒有企業家的概念,農村包產到戶和城市改革后才涌現出一大批企業家,也正是這些企業家成為了中國經濟增長的巨大推動力。

  回顧歷史,任何一個國家,只有把企業家精神煥發出來,鼓勵那些最有才能的人去打市場,經濟才有可能很快發展起來。英國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,它在17-18世紀初迸發出強大的企業家精神,其工業革命史就是企業家的創新史,一個又一個企業家的故事造就了英國的現代工業文明。中國也一樣,改革開放就是中國煥發出企業家精神的過程。

  中國獲得快速發展還有一個重要前提。西方國家經過200多年積累了大量科學技術,中國通過改革開放將這些成果“為我所用”,減少了試錯成本,全方位快速追趕,少數新領域同步發展。因此,不可否認,企業家精神和西方的先進科技成果,是中國改革開放后獲得快速發展的基本原因。

  當然,我們肯定開放的作用,并不是要低估改革的作用。西方的文明一直就在那里,中國的企業家群體也不是從天上突然掉下來的。如果不是政府力推市場化改革,這些外部資源都不會轉變為我們的生產力,這是很關鍵的。

  事實上,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國家靠自我封閉發展出現代文明,成功者都是改革與開放的結合。為什么英國成為西方現代工業文明的早期引領者?為什么工業革命最早發生在英國?一是英國通過改革實現了體制變化,包括光榮革命后確立了產權制度、議會民主制度和有限政府制度等;二是英國通過開放引進了棉紡織業并成為支柱產業,從進口布、紗,到后來直接進口棉,發明了紡織機,再用蒸汽做動力,最終走上了世界強國之路。

  雙軌制改革是中國改革很獨特的模式。雙軌制改革的核心思想包括以下兩個方面。第一,雙軌制改革承認了人類的無知。計劃經濟的假設是有一小部分人以為自己知道一切。他們為國家發展做了一個全面計劃,并要求大家照此執行。而市場經濟的本質是承認人的無知。一方面,人類不知道的東西有很多;另一方面,人類進步需要的知識分散在每個人的腦子里,不同人掌握的知識不一樣,每個人的知識具有很大的主觀性或者異質性。其次從動態的角度來看,人類的知識在不斷變化,隨時在創造新事物。

  第二,從雙軌制改革的具體內容來看,我們不能按照設計的價格體系去制訂價格政策,比如不能說煤炭、蘋果的價格應該是多少,雙軌制改革的重點是“放”。但“放”也不是一下子全放,因為這涉及到大量的利益關系。雙軌制價格改革要通過市場自身演進來決定價格,而市場機制不是人為設計出來的,它的形成是“自下而上”,而非“從上到下”。

  雙軌制改革的關鍵是先從邊緣、增量上引入市場,再通過市場機制不斷演化推進。這里面就與企業家精神高度相關。市場要靠人在里面發揮作用,這些人主要指的就是企業家。計劃經濟中沒有企業家。改革初期出現了市場,好多國有企業領導并不適應,因為他們原來是按照上級領導的指示來管理企業,但市場經濟下就需要他們自己動腦子去解決問題,以前產品出來后可以直接交給商業部門去銷售,現在他們不但要考慮生產什么,還要考慮怎么銷售,怎么參與市場競爭等。

  在雙軌制改革的過程中,市場逐步形成,企業家也就跟著一代一代成長起來了。或者說,雙軌制改革本身就是培養企業家的過程,所以我們看到現在無論是國企領導還是私企老板,都跟原來的完全不一樣了。市場經濟最重要的價值在于讓每個人去思考想問題,對的想法可以變成產品并通過市場擴大,錯的想法自然會被市場淘汰,如此不斷迭代,才有不斷發展。無論在西方還是東方,情況都一樣。經濟發展需要每個人都有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動力和機會;反之,讓少數人去指導,發展就一定會出問題。

  當然,我們的市場經濟改革還沒有全部完成。如果只是從產品市場是不是由供需決定價格的角度來講,我國在1993年就基本上完成了雙軌制改革,當時90%以上的工業品、農產品定價都放權給了市場。但是,如果從要素市場來看,我們還存在雙軌,其中勞動力市場轉軌較好,但是資本市場的轉軌一直沒有徹底完成,好多還受制于行政命令,由國有銀行主導或壟斷,利率也沒有完全市場化;土地要素更是如此。因此,整體而言,我們產品價格的市場化程度很高,但要素市場仍有計劃的明顯殘留,整個體制仍然處在雙軌制改革中。

  二、市場經濟不斷糾正錯誤,計劃經濟“一條道走到黑”

  我們必須認識到:第一,再聰明的人所掌握的知識仍然非常有限;第二,任何人都可能進入知識盲區。因此,我們不能把人類的命運交給任何個人,無論他有多么聰明。我們需要市場存在,市場上“八仙過海,各顯神通”,每個人按自己的方法去做事、去參與競爭,對的東西獲得成功,錯的東西面臨淘汰。大家事前基本上都不知道什么是對的或是錯的,否則人類的進步發展就太簡單了。但很多有知識的人并不能意識到這一點,反而容易狂妄自大,覺得自己掌握了唯一的真理,不按照他的想法做事的人就是傻瓜。他還會去教育他人。我們經受的這樣的教訓可太多了。

  市場經濟的厲害之處在于它會不斷糾正人類的錯誤,但計劃經濟就可能是“一條道走到黑”,如果決策者投資錯了,但他不想讓別人知道他的錯誤,他會繼續追加投資希望掩蓋錯誤,同時下級也不敢隨便去糾正上級的錯誤,否則官位就不保了,于是有些錯誤就一直得不到糾正,最終整個社會付出更大的代價。

  企業家精神的核心是創新,是去做別人沒做過的事。有這精神的人去從事生產經營等經濟活動,就是企業家。如果這種精神用于在政治領域,就是政治企業家。你看在政治領域也一樣的,有些人在位的時候只是在“守攤”,而有些人愿意做事,愿意創新,敢于去改變或完善體制,這就是有企業家精神的政治家,我們可以簡稱政治企業家。

  企業家精神本質上是指人類不安分的創造力。盡管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具有這樣的創造力,但能夠真正發揮企業家精神的人只是少數人。同時,又只有極少數人知道企業家精神真正應該用在哪里。17-18世紀,英國最聰明的人在做企業,包括貴族,而中國傳統文化崇尚做官,當時最聰明的人通過科舉考試進入官場,這也是近代中國和西方發展出現背離的重要原因之一。因為官員只著眼于分配財富,企業家精力在于創造財富。如果最聰明的人是在分配財富而不是創造財富,那么國家的經濟就很難發展起來。

  改革開放初期,中國最聰明的人一部分在城市,另一部分在農村。鄧小平搞“包產到戶”后,農村里的這些聰明人就自由了,鄉鎮企業就這樣發展起來了。如果當時農村里這些最聰明的人都還只找機會去當官,中國的改革肯定就難死了。鄧小平南巡講話后,很多原來的處長、局長“下海”了,包括后來的“海歸”,這為經濟發展形成了良好的人力資源基礎,或者說是重新配置了企業家資源,否則中國也不太可能有今天。只有真正最聰明的人愿意去做生意了,國家的經濟發展才有希望。

  三、國家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法制保護企業產權

  市場經濟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法治。為什么說法治很重要,因為法治的核心是讓每個人對未來都能形成相對穩定的預期。這個預期是指,我干了好事可以得到回報,干了壞事會被懲罰。如果企業家有這樣的預期,他知道只有誠實守信才能把生意做大做強,坑蒙拐騙不可持續。由此,企業家會意識到聲譽是他最重要的資產,也是獲得陌生人信任的決定因素。國家法律,特別是保護私人產權的法律,是企業家維護自身聲譽的保障,沒有財產所有制也就沒人在乎自己的聲譽了,所以法律保護私人產權對建立企業信譽非常關鍵。

  政府特別重要的工作就是建立和維護好的法治,包括統一度量衡等軟的基礎設施,這對市場發揮聲譽機制非常重要。政府幫助信息透明,流通速度更快,也有助于提升企業家維護聲譽的積極性。這樣一來,政府反倒不用去具體管理企業,因為當企業出錯時,自然會受到市場規則的懲罰。比如某個企業想靠欺騙賺錢,它搞定工商局的幾個管理者要容易一些,搞定成千上萬受騙的消費者要難很多。企業要搞定每一個消費者,唯一的途徑就是給消費者帶來實打實的好處。從國家層面來講,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法制保護企業產權,公民財產權,包括知識產權。

  市場經濟其實為每個人都提供了富裕的機會。現在有農村女孩成為網紅后變富有了,這在以前是不可能發生的事。市場經濟允許每個人最大限度發揮自身的優勢,無論這個優勢是什么,只要市場規模足夠大。傳統社會里,農村人不靠種地就養活不了自己,但現在只要你有一技之長,利用大規模的市場,你不務農也能養活自己。我們看到,越是市場化程度高的地方就越公平,因為市場給每個人賺錢的機會,企業家之間的競爭也因此變得更加激烈。因為存在市場競爭,企業家對工人的福利待遇也會更好,否則你給工人的錢少了,別人就會開高價挖走。但好多人不理解這些,以為資源、技術就在那兒,市場經濟就是最后怎么分配財富的事。

  事實上,市場經濟不在于分配財富,而是在創造財富,財富一定是賺來的。“掙錢”和“賺錢”的概念也不一樣,工人通過付出勞動“掙錢”,企業家把應付工人的工資付完后,“賺”的是剩下的那些錢。

  我經常講,沒有人替市場經濟辯護,為它辯護得不到好處。計劃經濟不同,你在計劃經濟的時候批評計劃經濟試試?一定會有人懲罰你。但市場經濟特別仁慈,你怎么罵它,它都會服務你。所以,知識分子、學者罵市場經濟最安全,還能顯示自己的人文關懷,但實際上是損害了普通人的利益。

  從市場經濟中得到最大好處的是普通人,而不是企業家和“特權階層”。喬布斯從蘋果公司賺了500億或者1000億美元,但是全世界數億人因為使用蘋果得到的好處是不可量化的。企業家賺的錢與他的產品為人類創造的價值相比,不過“九牛一毛”。產品帶來的利潤,消費者不會吃虧,工人不會吃虧,只有企業家最后可能會虧損,大家不要忘了最后負債跳樓的都是企業家。